青岛海尔 (上证:60069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4月28日,它是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1月19日,青岛海尔股份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3.69亿元,股票简称:青岛海尔,股票代码:600690。截至2014年12月31日,青岛海尔总股本为3,045,935,134股;总资产为750.06亿元;净资产为291.20亿元。

在国内市场,根据中怡康统计,2014年海尔冰箱零售量份额为23.6%,位居行业第一;海尔洗衣机零售量份额为26.7%,位居行业第一;海尔空调零售量份额为11.9%,位居行业第三;海尔热水器份额为17.2%,位居行业第一。

在全球市场,根据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 (Euromonitor)发布的全球家电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海尔大型家用电器2014年在全球市场的品牌零售量份额为10.2%,第六次蝉联全球第一。同时,在冰箱、洗衣机、冷柜、酒柜分产品线市场,海尔全球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

自公司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在品牌、技术研发、产品、渠道网络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持续创新、构筑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企业竞争力,成为适应时代的企业,并最终成为智慧互联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的网络化企业。2014 年是公司网络化战略向纵深推进的一年,公司顺应家电向健康智慧互联、环保个性时尚升级的趋势,专注智慧生活产品的研发,推动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差异化升级,在继续引领白电行业的同时,加快向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平台型企业转型:内建智慧互联工厂,实践工业4.0,构筑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的能力,从生产家电逐渐转向智造互联互通, 给消费者带去智慧生活的“网器”;以海尔全球五大研发中心为基础,广泛吸引全球创客、极客、消费者、模块化供应商等资源,实施开放性创新;外搭U+ 智慧生活平台,广泛吸引合作伙伴为消费者提供家电家居及各种服务;公司的物流业务也向电商化、O2O 化及智能化转型,以满足消费者全流程最佳体验

1)品牌竞争力: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按品牌统计,海尔已连续六年蝉联全球销量最大的家用电器品牌(数据来源:欧睿国际Euromonitor)。根据家电家居一体化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发展趋势,深入推进多品牌运作策略,搭建多层次的品牌体系。

2)研发竞争力:围绕成为互联网时代智慧生活、智慧家庭解决方案的平台型企业的发展目标,依托公司全球五大研发中心作为资源接口,与全球一流供应商、研究机构、著名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形成了以虚实网为媒介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新生态圈。截止到2014 底,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3710 项, 其中发明专利4792 项。

3)产品竞争力:坚持产品引领战略并适应时代,从卖产品转变为为消费者提供成套智慧互联生活解决方案,产品线丰富,已经建立并发布了海尔U+开放平台构建下的洗护、用水、空气、美食、健康、安全、娱乐七大智慧生态圈及每个生态圈里的多个网器新品,打造了目前行业平台最开放、生态最全面、落地最领先的智慧生活体验。海尔冰箱、冷柜、洗衣机、热水器业务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海尔空调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三。

4)网络竞争力:构筑全流程用户体验驱动的虚实网融合竞争优势。海尔实网即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社区和农村市场,海尔在全国建设了8,000多家县级专卖店、30,000余家乡镇网络;遍布全国的物流体系可以保障24小时之内配送到县,48小时之内配送到镇,实现即需即送、送装一体化;20,000多家服务商,保障随叫随到,为用户提供及时上门、一次就好的成套精致服务。海尔的虚实网融合优势实现了企业与用户的零距离。

5)文化竞争力:公司始终坚持创业、创新精神、始终致力于成为适应时代的引领企业,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今天,公司适应时代进入网络化发展战略阶段,利用互联网优势整合全球资源进行第二次创业。海尔管理模式也从日清管理法、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发展到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海尔对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